[行程]
D1 抵达南京,入住
[交通]
上海到南京交通非常方便,高铁每天超过100个班次。
南京市内地铁也非常方便,其中1号线和3号线连接南京站和南京南站两大火车站,去往市区内的明孝陵,玄武湖,总统府,夫子庙,老门东等主要景区都可以乘坐地铁前往。
本次南京行程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地铁+公交。
[美食]
酸菜鱼是南京人喜欢吃的一道菜,十几年前我就知道了,每次来南京都会尝一尝,路边小店做的就很好了,鱼片鲜美,酸菜酸爽,非常下饭。
盐水鸭,如果推荐一道南京的代表菜的话,盐水鸭一定能入选。鸭肉鲜香而不肥腻,回味悠长,几乎每家饭馆都有这道菜。
金陵汤包,在江南一带许多城市都可以吃到汤包,做的小巧美观,汤汁十分鲜美。
鸭油烧卖,第一次吃这道小吃,感觉还不错。
千层油糕,这是扬州有名的小吃,南京距离扬州不远,一些小吃也跟扬州相似,味道甜甜的很好吃。
鸭血粉丝汤,这也是南京的招牌小吃,现在名气越来越大,在上海也开了许多店。粉丝特别好吃。
[住宿]
这次行程中主要的景点有栖霞山和明孝陵,考虑到出行方便,住宿选在了地铁2号线马群地铁站旁边,乘坐地铁去市内的各个景区都方便,另外这附近有公交车直达栖霞山。
征愿客栈马群地铁站店
客栈就在马群地铁站1号出口,走路过来只要2分钟,交通方便,周围吃饭的地方很多,房间也还不错,宽敞干净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游记开始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---------------------
D1 抵达南京,入住
---------------------
乘坐地铁到达预定的客栈,顺利入住,提前出来转转,熟悉一下环境,这里虽然不是南京市中心,但是依然很繁华,一条路两边全是饭馆,至少有几十家,各种口味都有。
农家的豆腐,非常香。
南京地处江南,长江穿城而过,境内多湖泊,各种湖鲜河鲜都是餐桌上的美味。
不过麻辣的川菜湘菜在南京照样受欢迎。这里可以找到各种你喜欢的口味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D2 栖霞山,南京博物院,夫子庙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南京栖霞山的红叶,是许多人魂牵梦绕的最美秋景,虽然已经连续20天的阴雨天气,依然不能阻挡前往栖霞山的热情。栖霞山位于南京市区以东,距离市区有一些距离,但是交通还算方便,有许多公交车都能到达,从南京火车站有公交车直达栖霞寺。
[交通]
乘坐公交车138,197,206,207,326,743路等公交车到栖霞寺下车。
其中206路,207路公交车从南京火车站北广场发车。
[门票]
40元。
早早的起床,到旁边路上早餐店,品尝当地小吃,一笼精致的金陵汤包吃完,身上暖暖的。
更有鸭血粉丝汤,南京小吃的头牌,份量又是如此大,吃完饱饱的。
选择住在这家客栈的原因之一,是因为这里距离公交车138路始发站比较近,步行大约10多分钟时间,去栖霞山很方便。
到了栖霞寺公交站下车,还要步行几百米才能到达景区,路上的银杏叶变黄了,十分诱人。
栖霞寺外,红叶已经到了最佳观赏期,让我们对于景区内的红叶有了更多期待。
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下,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(489年),是目前南京最大的佛寺。进入栖霞山风景区,就要从栖霞寺的大门进入。
栖霞寺门口的两尊石象非常特别,在一般的寺院门口并不多见。
栖霞寺面积很大,这里也有许多红叶,先在这里欣赏一会然后上山,山上的红叶更多。
湖面上有观音像,九曲桥,小亭子,配上红黄绿色的树叶,这是江南最美的季节。
秋末冬初,栖霞山的红叶姿态万千。
一早进入景区,游客还不是很多,可以细细的欣赏,等我们下山的时候,游客就多了起来。
红叶颜色不一,有些正处于从黄到红的变化过程中,色彩十分丰富。
红色的树叶当然最能吸引注意力。
栖霞寺历史悠久,门前的两棵银杏正到了最美的时节。
巨大的放生池彰显着这座寺庙的地位。
银杏树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,枝叶繁茂。
寺内的两株银杏树更是焦点,满地的落叶没有清扫,黄黄的一片,是游客拍照的好地方。
深秋季节的银杏树肆意的绽放着自己最美的一面。
穿过栖霞寺的大殿,依然能看见院子里的银杏树。
栖霞寺后的石窟历史悠久,佛像神态逼真,从这里上山看红叶了。
古朴的石塔孤零零的矗立在寺院之后。上山会从这里经过。
火红的树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,似乎不想让我们这么快就上山。
沿着整齐的台阶上山,不远处有乾隆行宫遗址。栖霞山上山的路有好几条,这条路上的游客不是很多。
大部分的树叶还是绿色的,生机勃勃。山上的道路没有人清扫,落叶满地都是。
喜欢山上这种石块铺成的道路,古朴的风格胜过新修建的水泥台阶。
山上的红叶跟栖霞寺中相比更加自然,没有人工修饰的痕迹。
大片的红叶太壮观了,似乎要遮挡住天空。
一些红叶简直红的让人不敢相信,鲜红的颜色似乎被油漆染过。
连日的阴雨天气,树干上长出了蘑菇。
看了太多的红叶,偶尔看几片绿色的也不错。
红叶密密麻麻的像是织成了一张网。
树下的小亭子是供游客休息的,古色古香与周围的环境极为相配。
继续上山,栖霞山并不高,山路也不陡峭,一路上都是风景。
山间这些半红半黄的树叶也很漂亮。
粗壮高大的树木与枯萎的落叶共存,感觉到秋天的萧瑟。
江南传统建筑风格的院墙,是红叶最好的背景。
到了山顶,路平缓起来,景色更加秀丽。
沿着色彩斑的山路行走,周围没有一个游人,偶尔有鸟儿飞过,随即留下一片落叶。
路边的树叶告诉你这是什么季节。
刚刚下过雨,地面上有些湿润,树叶也都被清洗了一遍,不染纤尘。
山上荒凉的如同原始森林,人迹罕至。
这条路,电瓶车是可以开上来的。
还有好几条小路,通到山下。
喜欢这种荒凉的感觉,最为自然的风景。
不管是什么树的叶子,到这个季节总会变得五彩斑斓。
游客少了,鸟儿多了起来,躲在树枝后还不容易发现。
从山上沿着曲折的山路下山,美景让人陶醉。
终于又回到了山下的栖霞寺,红叶等待着我。
游客明显的多了一些,栖霞山只有这个季节的游客才是最多的。
山下的红叶一样多姿多彩。
在栖霞山游览大约3个小时,返回到市区,这时天空竟然飘起了小雨,不得不感叹我们的运气实在太好了。
由于下雨,临时决定下午去南京博物院,乘坐地铁2号线到明故宫下车,步行5分钟左右就是南京博物院,先在旁边的一家小饭馆品尝酸菜鱼。
南京博物院免费开放,规模很大,设计的非常合理,是国内最好的博物馆之一。
虽然免费开放,但是游客还要领取门票,一排自动取票机整齐排列,游客只要刷二代身份证就可以完成取票了,十分方便。
院内大片的草坪让人心情舒畅。
整个博物院有六个主要展馆,按照年代分布,从远古时期的恐龙化石到先秦时期,汉唐时期,宋元明清,展品非常多,看的眼花缭乱。
这些陶器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。
出土的各种玉璧,是古代的礼器。
青铜器的名字也只是在书上见过,第一次见到实物。
金缕玉衣,真的是玉片做成的衣服。
古代的兵器。
看见了这样的彩陶,就知道到了唐代,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。
宋代以后的展品就比较多了,保留的更为完整,品类齐全,有些还能经常见到。
到了明清时代,富庶的江南地区对于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做工精细,但是并不罕见。
各种古代各个时期的钱币。
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民国馆,南京曾经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,几十年的历史积淀让这座城市具有独特的韵味,如今在南京街头还能看见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。
民国馆之所以特别,是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展馆,按照民国时期的风格建造了一个街区,有火车站,有各种古色古香的商铺,有茶馆,可以听戏吃小吃,游客走在其中仿佛回到了民国时期,十分有感觉。
晚上去夫子庙看夜景,乘坐地铁3号线直接到夫子庙站下车,步行大约5分钟。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,先在秦淮河边找一家茶馆休息休息,泡一壶南京的雨花茶。
晚上的秦淮河畔是最热闹的,灯火通明,码头上游人如织,可以乘坐游船欣赏秦淮河两岸的夜景。
江南贡院是夫子庙最有名的景点,需要购票才能进入,晚上也开放,遥想当年这里的繁荣景象。
路边的商铺门口的门童也很有意思,做成古代读书人的卡通形象,与江南贡院搭配在一起十分贴切。
街上到处都是各种小吃店,游客也多,生意兴隆。
秦淮河两岸的红灯笼非常漂亮,站在桥头上观景是最佳角度。
江南贡院的长廊被一片红灯笼染成了红色。
从一座桥到另一座桥,时间就在不停的奔走中流逝了。
夫子庙有许多南京小吃,不过我不建议在这里吃,很多小吃并不是现做的,味道并不算太好,价格也不便宜。
盐水鸭是南京的代表菜了,一定要尝尝。
生煎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D3 瞻园,老门东,明孝陵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瞻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,是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明代园林,曾经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,也是清代各任江南布政使的办公地点,太平天国时期成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。瞻园内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唯一的一座太平天国博物馆。
[交通]
乘坐地铁1号线到三山街下车,步行5分钟到瞻园西门。
[门票]
30元。
瞻园有好几个门口,我们从西门入园,这里游客比较少。
典型的江南园林,圆圆的月亮门,长廊和亭台楼阁。
这样的园林里适合拍古装照片。
一眼就看见了园内的假山。这座园林以假山出名,假山很大,游客可以爬到假山上去游玩。
临水的长廊,种植着绿色的芭蕉,特别有江南园林的韵味。
假山下是一座湖,湖边有当地老人正在晨练,非常生活化。
假山曲折反复,很容易迷路。
池水碧绿,树木繁茂,景色非常美。
沿着台阶走到小亭子里,这里夏天一定凉快,四面透风。
江南园林的院墙是精华,一道院墙把园林分割成了几个不同的部分,景色各异。
粉墙黛瓦,小桥流水,正是江南景色的代表。
瞻园内也有一些红叶,现在是最美的季节。
假山上落叶沉积,无人打扫,有些荒凉。
园内高大的银杏树与众不同,一身嫩黄的树叶赚足了眼球。
园林中有这样大片的绿地实在难得,江南的园林一般都小巧精致,充分的利用每一寸空间。
曲折的长廊可以遮挡风雨,又可随时坐下来休息。
树叶泛黄,深秋已至,不久就是寒冷的冬天。
院墙的一角红绿搭配才是最美。
假山无处不在,有假山的地方就有水。
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是瞻园的特色,保留了大量的珍贵展品实物和资料。
太平天国时期的玉玺。
园林内的红叶更加秀美精致,与山上的红叶感觉不同。
瞻园内的一道道门造型各不相同,都那么精致。
水边的小亭子,可以待客,也可读书闲坐。
老门东是南京保留完整的老城区,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,位于市中心,交通方便,来这里可以欣赏老南京的建筑特点,又可以品尝南京特色小吃,是一个非常悠闲的去处。
[交通]
乘坐地铁3号线到武定门下车,步行10分钟到老门东。
[门票]
免费开放。
老门东位于市中心的南部,是一片古色古香的老城区。
上午来这里的人还不多,街上比较安静。
这里全都是老南京风格的建筑,与传统的江南水乡不同,这里的房子通常用青砖砌成。
路边的树也是多姿多彩,赏心悦目。
路上干净整洁,景区管理的非常好,没有机动车和摩托车进入,就连电瓶车也看不见。
有好几家咖啡馆和茶馆,走累了随时可以坐下来。
老门东的小巷子很多,大多数都非常安静,没有旅游团走进来。
小巷很窄,这些房子有些是保留下来的老房子,更多的是重新修建起来的。
巷子里有很多特色小店,装修很有特色。
一些客栈也开在了古色古香的巷子里,住在这里一定很舒服。
粗大的法国梧桐为这条巷子提供了庇护,走到这里就感受到了历史。
来这样的小巷子里走一走,感受老南京悠闲地慢生活。
屋顶上落满了枯黄的树叶,行人也纷纷换上了厚衣服。
回到了主路上,老门东的西半部分有许多特色小吃店。
这时南京的城墙,位于老门东最南端,沿着城墙一直向西步行10分钟就是中华门,那里也是一个景区。
路边的咖啡店很多,为时尚早,并没有多少游客。
路边这一棵树仿佛是一个明星,与众不同,树叶是彩色的。
老门东的一排排老房子还是很有气势的。
任由落叶飘落在树下,来年化作春泥。
一些小吃店正在制作小吃,迎接即将到来的游客。
这一家烧饼店是最繁忙的,每次过来都有很多人排队。
乘坐地铁到苜蓿园站,出站后步行10分钟就是明孝陵。在地铁站门口有一家南京大牌档,环境不错,中午时分几乎坐满了人,午饭就在这里吃了。
鱼汤手擀面,汤的味道太鲜美了,能尝出来浓郁的鱼汤味道。
烧卖的味道也不错,这里有许多南京小吃,味道比在夫子庙吃的好吃。
千层油糕是我最喜欢的扬州小吃之一,南京做的也不错。
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,建在南京市区东部的钟山风景区内,环境优美,景区面积非常大,这里深秋季节才是最美的,石象路两侧种满了枫树,银杏等各种彩色树种,树叶五彩缤纷,美不胜收。明孝陵作为皇家陵园,建设的威严大气,朱红色的墙体如同宫殿一般,高大的树木随处可见。
[交通]
乘坐地铁2号线到苜蓿园下车,步行10分钟到达明孝陵3号门。
[门票]
明孝陵门票70元。
进入景区,河边是一排松树,也是红红绿绿的颜色,非常漂亮。
景区很大,经过梅花山,山坡上种植了各种梅花,不过这个季节没什么可看的,要到早春时节梅花绽放的时候才有游客过来。
明孝陵内的红叶也不少,姿态万千。
按照路标走到了石象路,果然这里已经有很多人。这条路并不长,路边是各种石头造像,有600年的历史,非常珍贵。
路边的树叶大都变黄了,很美。
地面上全是枯叶,秋意十足。
还是喜欢这样的照片,这匹石马已经在此跪卧了几百年,送走了无数个美丽的晚秋。
各种瑞兽彰显着帝王的武功。
当然,这里也是大多数游客喜欢拍照的地方。
连日的阴雨天加上寒风,已经让银杏叶掉落的差不多了。
游客也抓住今天不下雨的日子,出来欣赏最美秋色。
小朋友动作自然流畅,是最好的模特。
往前走几步,回头看看,生怕错过身后的美景。
一片黄叶飘落在石像上,一叶而知秋。
走到碑亭这里,也到了景区出口了,原路返回,还没去明孝陵呢。
沿着石象路往回走,又看了一遍同样的美景。
去往明孝陵的路上,路边的石像变成了翁仲,这是文臣武将,在地下仍旧侍奉皇帝。
过了棂星门,进入明孝陵主景区。
路边红叶似火。
远远的看见了朱红色的高墙,里边就是明孝陵了。
宫墙一道一道,大门一座一座,如同一座宫殿。
这里的银杏同样黄的诱人。
一直往里边走,路边都是高大的树木,看上去颇有历史。
明孝陵在真正中曾经被破坏,有些重新修补的痕迹。
游客远没有石象路那么多,这里的景色也是非常不错。
又过了一道门,距离明孝陵更近了。
走到最后,这里就是明孝陵。
沿着斜坡,走到城楼上去,到处都是沧桑的历史感。
城墙斑驳,这应该是真正的古物。
原路返回,回到明孝陵的入口处,那里有车可以去不远处的中山陵和灵谷寺。
乘坐景区的电瓶车,每人10元,只要几分钟就到了中山陵景区。
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,这里并不收门票,游客更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浪微博:river_2014大河
微信公众号:river2014_tour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声明:
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river2014大河所有,转载请署名,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。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游记著作权归@大河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!